目前分類:哺乳問題全攻略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母奶寶寶需要額外添加配方奶、水份、維生素D、鐵劑?

 

配方奶

很多人誤以為在生產後的最初幾天是「沒有乳汁」的,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因為母親於懷孕20週左右身體即開始製造初乳大多母親於分娩後的乳汁量是足以因應「雙胞胎寶寶」所需要的奶量

會有「沒有乳汁」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剛出生的寶寶在最初的幾天常常好像要吃很久,而且看起來仍不滿足。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kin to skin-1.jpg

這幾天輔導協助的哺乳諮詢個案中以“瓶餵轉親餵”的類型居多。所以今天提出其中一個哺乳家庭案例,期待與正在努力的哺乳家庭分享及討論。

話說寶寶會拒絕含乳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多種因素的結合。舉例來說,只要在沒有其他因素的干擾下,就算一個舌繫帶很緊的寶寶也有可能會含上乳房。

但是,若在哺乳初期就以奶瓶餵食寶寶,那情況就有可能從還不錯變成完全不行

案例:自然產,第一胎,寶寶出生體重3340,健康足月兒,在醫院3天期間(非母嬰親善醫療院所)依照哺乳時間約每4小時到哺乳室練習親餵3天下來媽媽乳頭破皮、乳房腫脹、無法『有效』移出奶水、寶寶進食狀態不佳,期間已使用奶瓶餵食補充配方奶,返家期間因著各種因素導致練習親餵次數驟減至將近0,亦因平時照護寶寶皆為一打一居多,較無法依照嬰兒需求(每日8-12次或以上)擠奶,所以當乳房腫脹有硬塊時才以手擠奶或吸乳器移出部分奶水並予以冷敷,導致後續因乳房刺激較少,乳房內奶水量驟減。

文章標籤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段時間我的母乳支持團體內的媽媽們討論起哺乳期間月經來了是否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所以今天趁空閒時間整理了關於此議題的相關資料期待進一步支持母乳哺育的媽媽們理解月經來了對哺乳的影響有哪些?

 

案例:純母乳哺育11個月,上週產後第一次月經來了,發現母乳量減少,因為寶寶的需求明顯增加,另因為月經來了之前哺乳媽咪較為忙碌,大多時間寶寶與其他家人相處。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泌乳新知-由華人泌乳顧問協會-常務監事王麗玲護理師與會員林憶淳共同整理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期刊一篇有關的研究
此篇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比較住院期間與出院後照顧的低體重新生兒中,早期開始進行KMC與晚期進行KMC對母乳哺育、成長、死亡和產生併發症等影響。
針對第二與第三層級區域之三級新生兒醫療單位進行為期15個月的隨機對照試驗。體重1至1.8公斤且血液動力學穩定的早產兒被隨機分配接受產後4天內開始的早期KMC,或晚期KMC(不須呼吸維持系統和靜脈注射液後)。持續追蹤到出院後1個月。計算為在住院期間到出院後一個月持續進行餵食與KMC,嬰兒純母乳哺育、直接親餵、成長、死亡和產生併發症的比例。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華人泌乳顧問協會泌乳新知由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陳宥伶理事整理。

  本期泌乳新知摘要2016年發表於Children期刊上「擠乳對於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有何影響」此篇文章之內容。

  該篇文章表示越來越多寶寶喝到母乳的來源並不是直接由乳房上喝到的,而是手擠出或機器擠出的母乳,但是這種現象對媽媽與寶寶的康影響還不甚明瞭。然而擠乳的方式會影響擠出母乳的成份,尤其是蛋白質,鈉與脂肪的含量會有所不同,這對營養來源全部仰賴擠出母乳的寶寶們是有影響的。另外,因為被擠出,儲存,加熱的緣故,擠出母乳的免疫性質也與親餵母乳的免疫性質可能有所不同,雖然其差異尚未很明瞭。

  當親餵母乳時,乳汁移出乳房的機制主要是依靠吸吮刺激催產激素(oxytocin)分泌帶來噴乳反射與寶寶吸吮造成的壓力差。手擠乳的機制主要是依靠刺激噴乳反射與壓迫乳腺管。而機器擠乳主要是依靠機器與乳房間的壓力差。手擠乳與機器擠乳由生理角度來看是不同的,雖然目前在討論擠乳時,我們常常忘了比較兩者的差異。

  除了移出乳汁的機制不同,親餵與手擠乳或機器擠乳餵養寶寶,在寶寶進食量調節(或食慾控制)方面也是不同的的。通常親餵母乳的寶寶因爲藉由吸吮將乳汁移出乳房,所以可以自己調節要攝取多少乳汁,但瓶餵寶寶的進食量則由照顧者控制較多。近期有研究探討餵食方式(親餵或瓶餵)是否造成寶寶發生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率差異。雖然在分析數據後尚無明顯結論,但已代表逐漸有研究者對於擠出乳汁餵食嬰兒的餵養方式是否對母嬰健康有所影響是有興趣的。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暢銷書『異數』作者Malcolm Gladwell提到『練習一萬小時成天才』,已成為現代人的口號!
科學家們經過大量調查研究發現,若每天練習3小時,完成一萬小時的練習需要10年,也僅僅只能達成『世界水準』的最低標,統計表明:世界級水準的訓練時間是15-25年.....

但是.....
最『關鍵』的不是練習的『時間』而是練習的『方法』。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乳的第一口到最後一口(無論是"全母乳"或"母乳+配方奶")都有其抗體,能幫助寶寶『降低』腸胃道、呼吸道、中耳炎….等等感染的機率,

因為母乳中有其活性,奶水成分一直在變動,會因著氣候、飲食、情緒等等因素而調整到最適合寶寶食用的狀態,這是配方奶完全無法取代的。

以下視頻是由新加坡的一位媽媽用家裡面的顯微鏡,拍攝自己的乳汁,發現乳汁中都是遊動的小顆粒,有大有小

母乳中含有多種活性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淋巴球、上皮細胞等,同時它還能分泌釋放溶菌酶,

這是殺傷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武器,而配方奶完全沒有其活性,所以無法取代母乳。因此,母乳哺育具有絕對的優勢,母乳真的最好。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配方奶不同的是,母乳可以抗菌(細菌、黴菌、病毒)。

在室溫25度以下時,母乳可以保存4-6小時,19-22度可保存10小時,

在冰箱冷藏室可以至少保存4天,在冰箱冷藏室解凍的母奶可保存24小時,

在冰箱冷凍室內部,則可以保存3-6個月。

◆ 要習慣去聞並嚐母乳的味道,這樣才能辨別奶水有沒有壞掉。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和WABA,與科學界,一起強烈建議出生半小時內開始母乳喂養。

有證據表明,早期即開始肌膚接觸進而母乳哺育可以防止嬰兒死亡率達22%

 

​​.產前、產後哺乳諮詢 .產後乳汁不足 .無痛自然乳腺疏通 .乳房腫脹、阻塞 .乳腺炎預防 .手擠奶技巧 .寶寶舌繫帶評估 .寶寶吸吮吞嚥評估 .安撫寶寶技巧 .母嬰親餵姿勢協助 .瓶餵轉親餵 .母嬰身心靈支持 .家訪協助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乳頭上有小白點、水泡常常與乳腺管乳汁淤積阻塞有關,這也是另一個晚發性乳頭疼痛的原因。

造成乳頭疼痛、乳頭破皮、乳頭小白點、乳頭水泡的可能成因:

1. 哺乳姿勢不確實。

2. 寶寶含乳不正確造成乳頭摩擦,乳汁無法確實移出。

3. 使用人工奶嘴。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乳房腫脹與乳腺炎常被混為一談;乳房腫脹通常發生於二側乳房而乳腺炎通常是發生在單側。

但是乳房腫脹若無法有效緩解;則容易演變為乳腺炎、乳房膿瘍。

乳房腫脹、乳腺管阻塞及乳腺炎原因

1. 哺乳的次數不頻繁;如依照時間餵食(4小時或以上)。

2. 母親奶量多但仍自我評估奶量不足補充過多配方奶。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二十週後,乳房即已開始製造奶水,所以生產時乳房中已有初乳準備給新生兒吃。

初乳(colostrum)量少但富含抗體,提供新生嬰兒頭幾天最需要的保護; 當胎盤免出,黃體素急速下降,約於產後30~40小時左右會感到乳房脹脹熱熱的,這是有大量奶水來了的表徵。初乳亦有輕瀉作用, 幫助新生嬰兒排出胎便, 降低黃疸。

哺乳機轉.png

乳汁不足的可能原因

1. 哺乳姿勢不良,嬰兒含乳不確實,造成無法有效吸吮而無法將乳汁『整個』確實有效移出。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會員大家好:

本週的泌乳新知由華人泌乳顧問協會常務監事、王麗玲護理師與會員林憶淳,整理一份有關「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簡式量表」的資訊,整合國內外文獻使用此份量表來檢視與母親純母乳哺育成果有關之研究,探討此量表的實用價值。
「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簡式量表」BSES-SF是用於識別的實用工具。可以用來識別哺乳母親的自我效能、研究者可運用於研究問卷、以及透過量表的結果,協助醫療保健提供者適時提供哺乳母親最實際的幫助。

本新知介紹台灣與大陸地區兩篇「母乳哺育自我效能簡式量表」之運用研究摘要:
一、 「執行親子同室的相關因素探討」
研究者:蔡至涵、彭台珠、賴惠玲、王淑芳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夥伴,秋天愉快!

 

本週泌乳新知由擔任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任職藍田產後護理機構泌乳顧問董宜蓁,整理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的一篇研究報告「產後焦慮與母乳哺育結果」與大家分享。有產後焦慮的母親可能因負面情緒影響母乳哺育的行為和母乳組成,更需要給予額外的支持。

 

產後焦慮與母乳哺育的結果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親愛的夥伴:

本週泌乳新知由擔任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 任職藍田產後護理機構泌乳顧問的董宜蓁,整理Jack NewmanMDIBCLC的一篇研究講義,分享「母乳哺育 -正確的開始」。

 

母乳哺育不只是『正確的開始』同時也是「最美好的開始」, 正因為奶水物種的專一性,可提供人類寶寶減少呼吸道感染、 中耳炎、腹瀉、兒童期糖尿病、肥胖、癌症、過敏性疾病, 對於早產兒更可減少壞死性腸炎的機會。

哺乳對母親的好處;可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恢復,減少產後出血、 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機會, 同時幫助母嬰建立一個親密有愛的交流關係。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親愛的夥伴:
本週泌乳新知由擔任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任職藍田產後護理機構泌乳顧問董宜蓁,整理澳洲母乳哺育協會的一篇研究簡報,分享有關哺乳家庭該如何觀察寶寶體溫及因應對策
 
在台灣有句諺語『嬰兒沒有6月天!』所以經常無論在哪個時節總是把新生兒包裹的密不通風,因此造成嬰兒常哭鬧,煩躁,進而使身上產生熱疹。
本周與夥伴分享摘自澳洲母乳哺育協會『如何觀察寶寶體溫』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夥伴大家好,
對於哺乳,我們到底了解多少呢?母親從農業社會親自一個一個哺育孩子,到臺灣經濟起飛時,媽媽們受到各種資訊的灌輸,普遍以為奶粉才好;一直到隨著時代的再進步,政府衛生單位以及有心的泌乳專業人員、醫護人員和學者不斷推動與教育,越來越多媽媽們也再度拿回自己的哺育權,了解了母乳的無可取代性,政府機關更明定保障母親們的公開哺乳權。
本週的泌乳新知,再度請到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監事、任職法院檢察署的洪嘉美 檢察事務官與大家談談臺灣對於公開哺乳權的法律規範,希望讓所有媽媽們都能更安心、更自在的享受哺乳,獲得支持。
 
臺灣對於公開哺乳權的法律規範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夥伴們大家好:

相信大家大多都見過,不論是哺乳媽媽在親餵的當下,或者IBCLC全心投入地給予母嬰支持和協助的時候,雖然本人看不到,但當專注而全心全意付出的時刻,在旁人的眼裡,都是熠熠生輝讓人難以忘懷的美麗畫面。

所以這週的泌乳新知,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長、資深IBCLC王淑芳老師要提供給大家一個關於母乳和泌乳相關的美麗訊息,也是將美好的作品與感動與世界分享的機會!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JHL)是經過同儕審查的學術季刊, 內容含括與母乳哺育會泌乳相關之原創研究、實務探討、 政策制定及議題評析與個案研討。每年JHL都會舉辦期刊封面照片 競賽,年度攝影大賽是你為期刊做出貢獻和突顯自己社區的機會。

每年四本的JHL雜誌封面都會有與母乳哺育或泌乳相關的不同的照片;包括IBCLC幫助新手家庭(在各種情景)的各種情境、 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母乳哺育樣態,和泌乳的科學性等。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泌乳新知由資深IBCLC、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長王淑芳博士與大家分享一篇針對高麗菜葉改善乳房充盈的成效,原來十字花科的高麗菜不但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和消除自由基的效果,對於飽受漲奶困擾的媽媽們,一片高麗菜就能舒緩媽媽們的身心壓力,以下是王淑芳理事長整理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高麗菜葉對乳房充盈的治療及預防(Cabbage Leave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Breast Engorgement)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的泌乳新知由華人泌乳顧問協會常務理事、國際泌乳顧問IBCLC、青年診所楊靖瑩醫師整理一篇有關改善低出生體重的文章,證明原本新生兒死亡率高、哺乳率很低的醫學中心,經過泌乳顧問介入,在提供產婦協助、護理人員教育以及其他軟硬體哺乳支援之後,哺乳率可以提高兩倍以上,並減低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天數和大筆的醫療花費,持續對醫療人員及母親教育與強調母乳的重要性,可以讓上述好處維持。

 

 

 

多管齊下——改善一家醫院的非常低出生體重兒的母乳率

A multipronged approach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breast milk feeding rate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of an inner-city hospital.

J Hum Lact. 2015 Feb;31(1):43-6.

 

moms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